提要:“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国内外学界对“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有较长时间,聚焦于“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形成、资本主义起源与社会发展形态理论、新帝国主义理论、民族国家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与阶级斗争理论、全球化与现代性理论、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等重要理论问题。“政治马克思主义”围绕社会财产关系、阶级关系等基本概念,构建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推进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财产关系;资本逻辑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术流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英美马克思主义学界,在西方左翼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主要创始人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艾伦·梅克森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构建了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他们反对非历史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分析模式,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最佳理论武器,但他们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被理解为社会历史的一般规律,而应该首先理解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他们非常强调阶级关系、社会财产关系等在解释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们关于资本主义起源和帝国主义的理论探讨引发了西方学界有名的“布伦纳之争”和“哈维-伍德之争”,从而推进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稳步发展阶段,国内外学界从多个方面对“政治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研究,深刻阐释了“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因此,加强对国外“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尤为重要,这为推进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深化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趋势和理论主题的认识,推进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形成
“政治马克思主义”在北美形成,已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三代学术共同体。[1]戴维•麦克纳利(David McNally)指出,“伍德的理论取向,被法国历史学家盖伊•博伊斯冠以‘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称号。伍德无疑比许多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给予社会和政治斗争更大的重视,不过她对这个称号亦有所保留:她同意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但她只是认为,仅仅于此还未能解释重大的历史变化,因而需要更加重视曾经发生的政治事件。”[2]韦维•克切伯尔(Vivek Chibber)指出,伍德在“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最初的讨论是围绕罗伯特·布伦纳的著作展开的,聚焦于资本主义的起源及其结构的分析。[3]
对于“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形成了较为准确的结论。有学者指出,“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政治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诸多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如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相互碰撞、融合和竞争的产物。第二,“政治马克思主义”是两位创始人布伦纳和伍德及其学生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独立探索、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而成的集体智慧。第三,“政治马克思主义”已发展为拥有两三代理论传承、多个学术重镇、影响诸多学科领域的理论流派。第四,“政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和方法是历史特殊性、阶级关系和阶级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政治维度做出了重要深化。[4]汪行福认为,“政治马克思主义”把历史作为理论分析的核心,强调社会主体和阶级冲突在解释历史中的作用,反对非历史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分析模式,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理解为社会历史的一般规律,而应该首先理解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5]另一些学者指出,“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强调的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6]以布伦纳和伍德为代表开创的“政治马克思主义”抛弃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历史变化的模型,并且对历史的解释要优先考虑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7]“政治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反而澄清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起源、本质和发展形态等一系列问题,并通过重构社会历史分析模式,强化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8]
二、资本主义起源与社会发展形态理论
第一,从总体性角度。有研究者指出,“政治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起源的分析对探索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但是存在从一种极端(生产力决定论)走向另外一种极端(阶级能动性)的倾向。[9]“政治马克思主义”强调了资本主义起源于英格兰的农业领域,其根源在于社会财产关系的转变。[10]在全面反思商业起源说、人口起源说等资本主义普遍化观念的基础上,政治马克思主义通过“资本主义特殊性”、“阶级关系存续性”与“农民地位的关键性”三个预设命题,构建了“市场迫切性”作为资本主义起源之合理性因素的理论预设。[11]“政治马克思主义”构建了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模式,但是在解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片面地集中于阶级剥削和斗争上。单独的阶级斗争不能解释一种生产模式向另外一种模式的转变,展现或隐藏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是阶级社会普遍的特点。[12]第二,从伍德角度。一些研究者指出,伍德认为资本主义不像商业化模式描绘的那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是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意外形成的。伍德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观点直接继承自布伦纳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发展。[13]伍德分析与批判了广泛流传的资本主义商业化模式、人口学模式、绝对主义国家说,立足于英国农业实际,确立了农业资本主义起源学说。[14]第三,从布伦纳角度。一些学者认为,布伦纳引发了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讨论,布伦纳对新马尔萨斯主义的批判,以及用比较的方法来考察不同的欧洲国家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得到了英法两国一些学者的支持。[15]布伦纳批判了“人口学模式”和“商业化模式”,提出自然经济的转变是由“农村阶级结构”决定的,但其“阶级结构模式”也遇上了难以解答的诘难。[16]布伦纳认为资本主义是偶然产生的,建立在以阶级斗争为契机的社会财产关系的转型基础之上,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两个主要因素。[17]布伦纳构建了社会财产关系理论、过渡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特别是引发了著名的“布伦纳之争”。[18]还有一些研究者揭示了布伦纳关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中的社会财产关系转变的特点。[19]布伦纳认为社会财产关系是更标准的生产关系,故又将布伦纳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财产关系模式”。[20]布伦纳认为正是因为社会财产关系的不同才导致欧洲各国在同一时期和相似情况下发展的分野。[21]
三、新帝国主义理论
第一,新帝国主义之“新”的实质。有研究者指出,伍德的新帝国主义之“新”在于通过纯经济手段实施霸权,而哈维仍然囿于旧殖民模式,没有区分新旧帝国主义的实质。[22]美帝国主义是通过市场 (或资本)的力量而不是军事专制暴政来进行统治。[23]美国的霸权和美国资本的增值是通过实施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战略来实现的,而这些战略中的绝大多数也能够实现其经济伙伴甚至竞争对手的利益。[24]第二,新帝国主义的权力逻辑。一些研究者从伍德与哈维的比较角度进行阐释,指出在权力的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中,伍德强调资本逻辑,哈维更重视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的互相交错,强调剥夺性积累的重要性。[25]伍德对哈维关于新帝国主义的权力逻辑进行了批判,伍德区分了经济力量和超经济力量,前者对应于哈维的资本逻辑,后者对应的是领土逻辑。一方面,资本的地理扩张未必需要国家在政治层面的支持,更不一定要求国家通过殖民扩大自身的领土范围。另一方面,国家并不必然支持本国资本的地理扩张。二者关系的不确定性彰显了领土逻辑,或者超经济力量之于资本逻辑的独立性,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在新帝国主义时期是冲突的。[26]第三,新帝国主义的矛盾、危机与反抗斗争。有学者指出,伍德认为新帝国主义具有多重矛盾,主要包括:新帝国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与弱化竞争对手的矛盾;新帝国主义对地理空间界限的突破与追求社会秩序稳定的矛盾;新帝国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普通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之间的矛盾;新帝国主义要求全球监管与全球国家的缺失之间的矛盾;新帝国主义依赖军事手段使单一的领土国家维持资本的全球化体系与资本的无限扩张的矛盾。[27]新帝国主义在实施全球化的过程中总无法摆脱一个基本矛盾,这就是既要不断开拓市场,又不能使竞争对手强大起来的矛盾。[28]民族国家仍然是反对新帝国主义最关键的舞台和最有力的主体,主张以社会主义为方向、以民族国家为平台、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力量的反抗之路。[29]新帝国主义就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资本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的危机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赤字和军事上的过剩,新帝国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与生俱来的扩张逻辑及其主导下的权力配置关系。[30]
四、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国内学界对“政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伍德,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一,从总体性角度,国内已经出版了《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专著,该书是国内首部研究伍德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该书围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主旨,从总体上揭示了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31]其二,从生产方式角度,有学者指出,伍德既反对正统马克思主义,又批评后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她借鉴汤普森和布伦纳的分析,围绕生产方式这个核心概念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主张。[32]其三,从厘清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角度,一些研究者指出,伍德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使用的“基础-上层建筑”隐喻被“正统”马克思主义所曲解,在借鉴汤普森思想的基础上,伍德重构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33]伍德为了解决“经济”与“政治”在理论上的分离,对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的 “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 [34]其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角度,一些学者指出,伍德主要提出和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坚持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特殊性,而不是历史的普遍规律。[35]伍德通过考察人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功能,批判了各种形式的“决定论”,并深入批判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帝国主义的社会形态。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了马克思思想的同时,创新了解释资本主义特性的叙述方式,为人们理解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思潮提供了新的视阈和方法论。[36]“政治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体阶级冲突在解释历史中的作用,认为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主张结合社会现实问题重释历史唯物主义。[37]伍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实际上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一种民主政治理论,着眼于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创新。[38]另有研究者将伍德和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伍德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39]
五、民族国家理论
学术界主要是从民族国家的产生、功能和多面性等角度进行阐释。一些研究者指出,伍德详细论述了国家的功能,认为不能将国家定义成阶级统治的工具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应该将国家定义成任何一种形式的公共权力,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具有阶级中立性,仍然存在国家层面的剥削和专制统治。[40]民族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本的全球积累和扩张需要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依然发挥着跨国经济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41]“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有着密切关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史,资本主义国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典型代表。[42]另有学者从国家和帝国主义关系角度指出,政治马克思主义采用权力逻辑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形式,强调民族国家是国际体系唯一单位的结论,不仅掩盖了权力斗争的原因,而且违背了客观事实,忽视了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43]在左翼思想谱系中,伍德和布伦纳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思考具有观点的代表性与思想的引领性。[44]
六、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与阶级斗争理论
学术界主要是围绕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等进行阐释。一些研究者从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的分离角度阐释了伍德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伍德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分离使得榨取剩余成为了经济领域的问题,而非政治问题。这种分离的结果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斗争性与政治意识的分离,使阶级斗争也变成了争取更好地劳动和生活条件的斗争。[45]还有学者分析了布伦纳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他们认为布伦纳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分析非常有影响,特别是对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危机的分析颇具特色,他聚焦于资本主义的竞争层面,阐释了竞争对制造业产出价格和利润率带来的负面影响,揭示了资本主义长期利润率下降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停滞状态。但是,他在分析中忽略了对竞争借以展开的各种前提的讨论。[46]布伦纳、伍德通过重勘资本主义起源以凸显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积极捍卫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47]一些学者认为布伦纳对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他立足于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以“社会财产关系论”为框架,对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由长期繁荣到后来的衰退做了分析研究。 [48]布伦纳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根源于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布伦纳对战后资本主义利润率处于长期低迷的解释一抛出去,在西方学界就展开了一场对其的争论,详细考察米歇尔•阿格利埃塔等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质疑和以克里斯•哈曼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和发展。[49]
七、全球化与现代性理论
学术界从全球化的本质,全球化与现代性、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一些学者指出,伍德正确阐释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既是其成功标志,又是其失败的开端;全球化是资本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的普遍化,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帝国主义的全球霸权。[50]现代性与资本主义不是一回事,不能将资本主义的历史划分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的本质并不因为历史的发展而改变。[51]姜霁青指出,全球化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已达至顶点,也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系统性矛盾愈发普遍化,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政治的可能性不是更小了而是更大了。[52]还有学者从国际关系角度研究了“政治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贝诺·塔斯卡(Benno Teschke)的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以贝诺·塔斯卡为代表的政治马克思主义学者对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所开创的近现代国际关系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塔斯卡批判性地分析了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历史社会学等国际关系理论对这一重大国际关系转变的误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历史分界线进行重新划分。[53]伍德论证了在全球资本主义统治下所出现的所有问题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法则,如竞争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资本积累原则所造成的,而不是像一些人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由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化只是强化了这些法则而已,而且全球化本身其实是这些法则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全球化的实质包括:其一,全球化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资本帝国主义” 对世界贸易的操控;其二,全球化与自由贸易是两回事, 在全球化状态下只会鼓励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开放, 而不会允许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开放,如果真正实施双向开放, 那就有违于全球化的设计者的初衷;其三,全球化所带来的结果一方面是形成了受制于资本帝国的附庸经济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帝国尽量不受全球化反面效应的影响;其四,全球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全球化程度高不高的问题, 而是穷国市场面对帝国资本时的脆弱。正因为如此,伍德要求人们在抨击全球资本主义时,必须把矛头紧紧地对准资本主义,而不能把重心放在全球化上。[54]
八、后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
一些学者指出,针对后现代主义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行性,伍德从四个方面予以反驳:“一是保卫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的非历史观;二是强调总体性的认识观,反对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解构;三是确证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反对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四是强调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反对后现代主义的断裂式解读。作为反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伍德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有利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但是也表现出一定的狭隘和极端。”[55]在伍德看来,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实质是一致的,消解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推行激进民主政治,鼓吹西方的自由民主。[56]针对后现代主义的错误思潮,伍德指出后现代主义本质是“所谓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形成的一种意识之产物”,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日渐式微,并从时代观与历史观、整体主义的研究视阈以及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几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捍卫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57]
九、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学术界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政治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政治马克思主义”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阐释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和效应。从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步”概念来看,“进步”的概念直接和财产权相关,烙下了资本主义权力话语的印记,使得人们只抽象地看待资本主义所谓的进步,甚至将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看作是进步和正义的。从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民主来看,资本主义的民主已经成为其统治的工具,内在于资本主义统治体系中,甚至成为维持帝国霸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帝国主义“无限战争”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打着“正义战争”的旗号,以打击恐怖主义,消灭“流氓国家”为借口,妄图实现其全球霸权的目的。从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来看,自由主义不仅成为资本主义反抗封建绝对主义强权的重要思想武器,而且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核心内容。通过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方法,“政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以上四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中成为某种幻象,必将会被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所消解。[58]
十、社会主义理论
目前学界对“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做了初步研究。有学者指出,“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绝对不是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简单连接,而是在一个连续过程中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和统治体系的整体超越;社会主义建立在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和矛盾的基础上,是对“普遍人类之善”的超越,是真正民主的社会组织形式。“政治马克思主义”还认为,要实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就需要探索重建的路径。这包括重新确立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阶级斗争的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同其他社会群体的革命联盟、革命政党、工人同市场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政治马克思主义”试图构建政治与经济高度统一、实现真正民主和平等、超越话语政治的革命的和有希望的社会主义。[59]伍德指出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抗剥削 阶级与剥削制度的斗争才能实现,而民主只有在社会主义中才能突破资本主义 “形式民主”的窠臼,实现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统一体。[60]
伍德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其总体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她坚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立场,力图消解“历史的终结论”的错误论断,复兴社会主义。围绕这一目标,伍德从民主、国家、全球化和新帝国主义等几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展开了全面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阐释了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61]另有一些研究者从总体上研究了伍德的社会主义思想,阐释了伍德社会主义的目标,探讨了伍德社会主义目标实现的途径,即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与“普遍人类之善”之间的联结,梳理并归纳出伍德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及内涵,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科学地评价。[62]“政治马克思主义”试图重建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关联以完成“再政治化”。“政治马克思主义”提出政治行动的科学性标准是,以社会主义目标(最终消灭阶级)为指导,以工人阶级利益与社会主义政治之间建立本质关联为首要原则,以鼓励和培育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产生政治冲动为主要任务。他们对社会主义民主作了必要的阐释,包括:第一,民主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普遍意义的民主是不存在的;第二,民主的范围应该包括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片面强调其中任意一个领域就违背了实质民主;第三,民主的对象是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阶级,内在地规定了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阶级关系。 [63]另有研究者深入研究了伍德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并将其与社会主义乌托邦结合起来。他们认为伍德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有是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澄清了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二是将技术决定论批判与生产力决定论批判结合起来,澄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是阐释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他们认为不存在超阶级、超历史和普遍的历史观,也不存在所谓由技术或生产力决定的超历史力量。历史是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要深入社会生产关系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也不是单纯技术发展的结果。[64]
参考文献:
[1]张福公:《“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与理论“重建”——访乔治·科米奈尔教授》,《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2期。
[2]David McNally,“Ellen Meiksins Wood obituary”,the guardian,2016-02-10.
[3]Vivek Chibber,“Remembering Ellen Meiksins Wood”,jacobinmag,2016-01-15.
[4]张福公:《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9年第2期。
[5]汪行福:《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总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18页。
[6]陈学明:《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陈学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趋向述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7]保罗·布莱克里琪:《政治马克思主义》,载[法]雅克·比岱、厄斯塔什·库维拉基斯主编:《当代马克思辞典》,许国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96页;Paul Blackledge,Symposium on Ellen Meiksins Wood’s Empire of Capital: Editorial Introduction,Historical Materialism,No. 15,2007.
[8]杨龙波,薛峰:《21 世纪加拿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趋向》,《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2期。
[9]宋凯旋:《资本主义起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模式——基于“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路》,《理论与现代化》2020年第2期。
[10]冯旺舟,彭贤则:《“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评析》,《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11]亓光、魏凌云:《西方政治马克思主义话语框架的解释性反思———以“过渡—危机”之争的论证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12]Alex Callinicos,The Limits of Political Marxism,New Left Review, No.184,1990.
[13]冯雷:《评艾伦·伍德的<资本主义的起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
[14]冯旺舟:《资本主义的解蔽与反思——论艾伦·伍德的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及其启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郭丁:《艾伦·伍德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建构的系统分析》,《系统科学学报》2019年第4期;姜越亚:《资本主义起源问题新探——基于劳动与财产权关系变革的视角》,《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15]张云鹤:《西方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新讨论》,《世界历史》1980年第6期。沈汉:《近代英国农业的结构和性质问题——兼论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16]侯建新:《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17]刘又嘉:《R.布伦纳”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渡"理论评析》,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6月。
[18]汪玉:《罗伯特·布伦纳的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析》,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6月。李睿:《布伦纳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5月。
[19]鲁克俭、郑吉伟:《布伦纳的政治马克思主义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张秀琴:《当代美国“经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以布伦纳的“社会财产关系论”为例》,《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张秀琴:《马克思主义社会与历史理论的经济学视角——罗伯特·布伦纳教授访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0]唐小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资本主义起源问题上的“转型之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0年第2期。陈广思:《马克思所有制思想视角中的经济支配与超经济支配——从布伦纳的社会财产关系理论说起》,《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21]初庆东、王芊入:《西方学界关于资本主义起源模式之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年3 月12 日第004 版。
[22]朱晓庆:《反抗之路:伍德对哈维新帝国主义的批判指向》,《知与行》2018年第4期。
[23]陈人江:《新帝国主义的特征及可能的反抗方向——评艾伦·伍德<资本的帝国>》,《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3期。
[24]陈学明:《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25]冯旺舟:《权力逻辑、矛盾布展及其反抗路径——论新帝国主义的发展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5期;冯旺舟:《资本的霸权与正义的诉求——21世纪新帝国主义的批判性探析》,《国外理论动态》2021年第4期;冯旺舟:《权力逻辑与帝国霸权的超越——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新帝国主义的批判》,《哲学动态》2023年第9期;戴卫华:《辩证看待西方左派新帝国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8期;朱晓庆:《伍德与哈维争论:资本逻辑与帝国的空间扩张》,《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刘亚品:《资本积累与权力逻辑——大卫·哈维与艾伦·伍德的新帝国主义观之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26]蒋天婵:《“双重逻辑”与马克思主义新帝国主义理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27]冯旺舟:《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逻辑布展及其终结》,《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冯旺舟:《权力逻辑、矛盾布展及其反抗路径——论新帝国主义的发展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5期;冯旺舟:《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霸权的反抗策略》,《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
[28]陈学明,朱南松:《为什么有些人总看不到当今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29]朱晓庆:《反抗之路:伍德对哈维新帝国主义的批判指向》,《知与行》2018年第4期。
[30]李媛媛:《新帝国主义的危机及其超越》,《理论视野》2023年第6期。
[31]冯旺舟:《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32]关锋:《生产方式的政治解读与“政治马克思主义”——析伍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33]姜霁青:《拯救被曲解的“基础-上层建筑”隐喻——埃伦·伍德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的批判与重构》,《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张晓兰:《艾伦·伍德对“基础-上层建筑”模型的反思和超越》,《学术交流》2016年第3期。
[34]文兵:《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之下的民主观念》,《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 年第 1 期。
[35]朱华彬:《对历史唯物主义普遍性的再思考——兼评艾伦·伍德<民主反对资本主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界》2011年第11期
[36]刘晓、文吉昌:《艾伦·伍德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逻辑》,《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37]陈学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趋向述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38]陈道庆:《艾伦·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述评——从民主视域上解读》,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3月;玻亚京:《论艾伦•伍德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3月。
[39]王凯慧:《“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与艾伦•伍德之比较》,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5月。
[40]尚庆飞:《艾伦·伍德的阶级观:阐释与评价》,《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41]冯旺舟:《资本的导流器还是革命的能量场?——论艾伦·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4期;刘亚品:《资本积累与权力逻辑——大卫·哈维与艾伦·伍德的新帝国主义观之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42]冯旺舟:《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及其超越》,《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冯旺舟:《全球化时代资本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多面性》,《哲学动态》2022年第3期。
[43]魏凌云:《权力逻辑·多元存在·帝国主义——论政治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政治形式的分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44]亓光、魏凌云:《作为“政治性议题”的民族国家观: 发生逻辑与理论要旨》,《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7期。
[45]张晓兰:《艾伦·伍德对“基础-上层建筑”模型的反思和超越》,《学术交流》2016年第3期;郭丁:《浅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分离之现象》,《社科纵横》2018年第3期。
[46]孟捷:《战后黄金年代的终结和 1973—1975 年结构性危机的根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各种解释的比较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9年第5期;齐昊:《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解释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3期。
[47]亓光、魏凌云:《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再政治化方案之“难”——以政治马克思主义为切入》,《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48]汪玉,姜宇宁:《罗伯特·布伦纳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概述》,《读天下》2016年第19期。
[49]毕丽华:《西方学者视野中的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学理论》2013年第1期。
[50]冯旺舟:《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及其启示——基于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冯旺舟:《论全球化本质与新型国际关系体系的建构——基于“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理论探讨》2022年第5期。
[51]冯旺舟:《穿越现代性的迷宫——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现代性理论评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52]姜霁青:《艾伦·伍德对资本空间扩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1期。
[53]华倩:《贝诺·塔斯卡的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54]陈学明,朱南松:《为什么有些人总看不到当今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55]冯旺舟:《后现代主义的祛魅与反思——艾伦·伍德“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观评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刘明明:《后现代主义祛魅:论艾伦·伍德的反后现代主义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56]罗理章、李夏洁:《西方后马克思主义者的乌托邦——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批判》,《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7期。
[57]郭丁、管晓刚:《祛魅与超越——艾伦·伍德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9年第1期。
[58]冯旺舟:《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国外“政治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
[59]冯旺舟:《社会主义的澄明与图景重塑——基于“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理论月刊》2023年第10期;冯旺舟:《政治马克思主义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从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视角》,《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 7 期;冯旺舟:《民主幻象、制度内爆和政治乌托邦——“政治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第2期;冯旺舟:《艾伦·伍德“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总体批判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60]郭丁:《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加文•科琴与艾伦•伍德社会主义观之比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2年第1辑(总第28辑)。
[61]罗玉洁:《艾伦·伍德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5月。
[62]文千菱:《论艾伦·伍德的社会主义思想》,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6月。
[63]亓光、魏凌云:《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再政治化方案之“难”——以政治马克思主义为切入》,《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姜霁青:《“超经济”领域的收缩与政治的贬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5期。
[64]冯旺舟:《艾伦·梅克森斯·伍德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姜霁青:《论埃伦·伍德对“生产力决定论”的质疑——一种辩证审视与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管晓刚,郭丁:《论艾伦·伍德的技术决定论批判思想》,《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单位:bwin必赢登录入口官网
冯旺舟.国外“政治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要[J].理论视野,2024年第3期